(星島日報 報道)「老花」一直被視為年老象徵,其實並非長者才有老花,隨生活模式轉變,如經常使用電腦,或本身患有遠、近視,都會令老花徵狀提早出現,一名三十多歲女士出現「老眼昏花」。有眼科專科醫生提醒市民,若佩戴度數不合適的老花鏡,易引致頭痛,如以身體姿勢遷就看事物,容易令肩頸勞損。
記者:周嘉莉
港大民意研究計畫於本年三月,問卷調查五百多名四十歲以上有老花的港人,出現老花徵狀的平均年齡為四十八歲,但三成一受訪者在四十五歲前已有老花,其中七成六人表示老花影響日常活動,如閱讀、看超市價錢牌等出現困難。近兩成二人指不知如何處理老花問題,出現輕微老花時,六成八人會使用錯誤方法處理,如用放大鏡和自行買老花眼鏡佩戴等。
36歲已有老花
眼科專科醫生吳倩儀表示,眼睛晶體隨年齡增長退化、逐漸失去彈性,令近距離聚焦能力下降,稱為老花,一般於四十五至五十歲出現。她指:「港人對老花存有不少誤解,老花不是疾病,只是眼部機能退化所致,不少人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有老花,其實是錯誤的,經常近距離看東西,或本已患有遠視或近視,令晶體加快勞損等,都可令老花徵狀提早出現。」
吳醫生又指,市民自行購買老花眼鏡存有風險,若鏡片度數不合適,容易引致頭痛及眼睛繃緊,若用身體姿勢遷就所看事物,容易造成肩頸勞損。
從事文職、本身有百多度遠視的黃小姐,早在三十六歲已有老花徵狀,她說:「當時受到很大打擊,以為五十幾歲的老人家才會有老花。」黃小姐一直抗拒佩戴老花眼鏡,擔心外表看上去更蒼老,又因鏡片度數不合適,引致頭痛,嚴重影響工作效率。她說:「試過簽信用卡付款時,因老花引起視力模糊,意外地簽多了百多元小費。」
吳醫生呼籲,市民若發現有老花,應找眼科醫生或眼科視光師詳細檢查,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。除佩戴老花眼鏡,市民亦可購買「光度順移」漸進隱形眼鏡,矯正因老花引起的視力問題,此隱形眼鏡適合近視少於一千度、或遠視不超於六百度的有老花人士佩戴,每月花費約四百元。